今早去做核酸,排队时看到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对着带他的奶奶不停地拳打脚踢,可他的奶奶一点都不生气,甚至对正在用拳头打她肚子的男孩笑着说:“你打吧,我正好减肥。”周围的人也都司空见惯地笑着,这时倒是素来好事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不禁正声地对她说:“这事不怪孩子,都怪你们这些愚蠢的爷爷奶奶把孩子惯坏了!”她还在辯解:“唉,这娃的性格就这样,没法。”我说:“你不要这样说,没有你们平时对他的矫惯,他岂能如此地无理!”她倒也接受:“你说得对。”
这件小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严重问题。在国外,对孙辈进行教育的问题不存在,因为国外的家庭老人是不给儿女带孩子的,教育孩子仅是父母亲的责任。这也是国情所致吧!当然,带孩子是可以带,但是怎么带呢,看来这并不是每个爷爷奶奶都能正确处理的。我以为这个事情真不应该是一句:“现在的娃都是独生子女啊”所能辩解得过的,每个带孩子的老人都应该好好反思才对。
看看现在小学生放学时哪一个孩子不是由爷爷奶奶替孩子背书包的?当然现在孩子的书包是有点重,但是我们上小学时不是背着书包回家后还要给家里抬水喂猪吗?财局里有个人曾给我吐槽,说他儿子给他说自己过生日要请同学们聚餐问她要钱,因为这是前些年的事,她觉得当时二三百元也就够了,于是给了三百元。不过一会电话打回来,说是结账时钱不够,她问花了多少钱,儿子说八百!我对她说:“还是你有钱呗!”还有一个县的财局局长,儿子竟然染上了毒瘾,花钱无数,仗着爸爸的名份到处借债,儿子前面借,父亲后面还,后来局长退休后,没有那么多的钱了,只好对人家说:“他以后再借你的钱,你千万别借给他,我实在还不起了”。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所以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给税务局的人上课时说到了我的一个教育观:“对于‘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我再补充一句:‘再富不能富孩子’!”
我记得以前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暑期,北京市的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次暑假夏令营活动,让小学生徒步去内蒙旅行。要求每个孩子背一个背包,装着自己的随身用品,徒步走到目的地,历时十五天。夏令营的组织十分完善,配备有被服车、膳食车。当然还有救护车辆,以防不测。但是要求孩子坚持步行,除非生病受伤等意外方可乘车。
参加这次活动共有二十五名学生,其中还有十名日本孩子。这次活动,本来家长们大可放心地去让孩子接受一次野外生活的锻练,可是还是有好些中国的家长就是不放心,于是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一直跟着夏令营,须臾不离。反倒是日本的家长却没有一个家长是跟着的。
就这样,孩子们终于完成了这次夏令营的活动,但是到终点时,十五个中国孩子里有十个是因为走不动了坐在了家长的小车里到达的,十个日本孩子里有九个完成了徒步旅行,剩下那一个是因为中途患了急性阑尾炎被迫中断了旅行。
问题是,日本孩子的家长中有当大董事长的,有当银行副总裁的,难道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
更打脸的是,有一日本媒体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后说到:“如果今后中日再一次发生战争,中国仍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元·秦简夫《剪发待客》篇有“将相出寒门”之语,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篇中有:“故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
古彦里也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可是看看很多家长的所做所为,难道说我们现在对于先哲们震耳发聩的教育观都弃若敝履了吗?
想想吧,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
小事不小啊! 作者:姜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