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连日高温,只好禁足在家。对于我这样不甘寂寞的人来说,颇为心塞。幸好,查天气预报得知昨日天气多云,最高气温32度,那就可以出去走走了,幸甚。于是斟酌一番后,就决定去桃花园散散心吧。
行至景区,果然凉风习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看来是来对了!
及至景区入口,遇到开着小车的几个游客向我询问去铁炉镇怎么走,我问他们到铁炉镇做什么,他们说,他们家就在渭南西边的经济开发区,听说铁炉的油糕很正宗,要去品尝一番。哈哈,开车几十里就为吃个油糕,说明大家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滋润了。
要进景区了,但是门口多了一道栅栏,栅栏外增设了售票处,公示票价60元,暂按5折30元收费。但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凭身份证免票。我没带身份证,只好拿出老年优待证,好在他们也同样的认可,但可能是因为景区收费的原因吧,游客显得十分地稀少,和收票处的姑娘闲聊,得知收费前如果遇到节假期间,游客成千上万,而现在的游客就寥寥无几。服务员苦笑着对我说,前不久,有个大妈虽然买了票,心里却十分不爽,最后出园时竟对她们说:“我花了几十块钱,里面啥啥都没有!”要求退票。我也被惹笑了,对她说:“渭南人还是穷呗!这个景区放在上海,不知道要火到啥程度!”服务员说:“也许过一段时间,渭南的经济好了,游客自然就多了。”我说:“据我看来,渭南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就整个渭南市来说,十年来除临渭区,人口净流出50万人,说明什么?说明渭南没有就业方向,也就是说没有企业,没有企业,那么经济自然不会什么发展。至于临渭区,十年来人口虽流入了4万,那是因为临渭区是市政府所在地,外市县的人都在这儿买了商品房,导致人口增加,并非是临渭区有了什么新兴的产业。”说到这里,小姑娘看了看我,问道:“你是在市招商局工作的吧?”我说:“不是。”她还要问:“那你在哪里工作呀?”我说:我现在属于闲云散鹤。”
进入景区后,风景依然。荷池里荷花初绽,荷叶上蜻蜓舞动。小道上青草漫足,小路边青竹碧萃。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当此夏日之时,漫步其中,得此清静,也是悠哉游哉矣!
经过了阶梯而上的大庄严寺,也重瞻了古色古香的重景门。看到昔日曾在此拍照的铜铸老农和毛驴,也转过了各具风情的古建筑群,到达了景区最后的饮食一条街。这条街很有特色,街两边是全国各地包括渭南的各种特色小吃,而街中间却有一条小溪顺街流淌,人们一边歇脚乘凉,一边在荷池之边品尝美味,也是惬意了。
时已中午,我便驻足,在小溪边的饭馆里点了一碗我平时喜吃的菠菜面,不贵,10元一碗。只是,我发现原来街上熙熙攘攘的游客现在全然不见,原来红红火火的饭馆现在冷冷清清。甚至大多数饭馆门上挂锁,只剩下三五家虽在开张,但却门可罗雀。偶尔过来一个游客,这几家店主都在注目张望,企盼着这个游客能光顾自己一下。呀,怎么把能把生意混到了这般地步!
面条煮好后,店主又闲下来,恐怕也是闲的无聊,于是坐在我的对面,闲聊起来。我问他桃花园何故如此萧条,他说:原来桃花园的老板答应他们这些商户,三年内不收房租,不交物业费,但是现在老板要他们交物业费,他两间门面,每间每月五百元,两间就要一千元。所以很多做小本生意的商户支持不住,都撤了。老板很牛气,对手下人说:“谁要走,就让他走,走了就别想回来!”店主说:“尤其是从今年元月七日起,景区开始收费,每人60元,收费前几天每天游客都在万人以上,听说收费,很多游客五六个人,一下子就要交几百元的门票,于是立马就开车走了,就在几十公里外的闫良,也有个景区,不收费,开车一会也就到了。你想,人们来这儿,就是吃一吃,玩一玩,现在也没什么玩的,也没什么吃的,人家来干什么?”我说:“景区收费,也是理所当然,因为人家也有成本。这恐怕还不是现在游客稀少的唯一原因。你能否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游客稀少的根本原因?”这下,店老板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这个景区是一个私人投资建设政府支持的项目。老板性孟,是本地人,年已七十。原来搞建筑,赚了钱,后来又转房地产业,赚了更多,于是就雄心勃勃地搞了这个项目。至今已经投入十几个亿了,现在还在继续投,可是游客太少,没有经济效益。看着一天天地亏损下去,老板也心急,于是他也想到要不要吸引外部资金来盘活资产。曾有一个上海专门经营园林产业的公司,很看好这个项目,想要入股,可老板觉得自己有的是钱,别人入股后会稀释自己的股权比例,以后这个项目也不是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拒绝了。对方又拿出第二套方案,承包这个项目的经营权,发挥他们公司的营销优势和管理经验,然后双方分成,和老板也没谈成。因为老板觉得我投入了这么多钱,你们经营,这不是白白的分了我的钱吗?后来又有一个旅游方面专做高空玻璃栈道的公司前来接洽,也没谈成。老板想自己又不是没有钱,干脆自己搞。但是不知道是没资金还是没有技术,反正现在也没搞。还有一个专做“网红桥”的公司也来谈合作,老板心想,建一个网红桥能有多少钱?自己不差钱!于是就自己买了有关设备,准备自己安装经营。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设备买是买了,到现在还放置在仑库里睡觉。老板现在园内仅有的两个游乐项目,一个是射击㘯,一个是赛车㘯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游乐设施太少了,谁专门跑来打一枪?饭店的店主说到,这个老板年龄大了,身边用的都是些親戚朋友,实行的就是家族式管理,对现代企业的策划、营销、管理缺乏应有的能力,反而自恃有钱,听不得不同意见,那么这个项目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听到这个店主的分析,我当然不知道事情是不是都是如此,但我觉得他说的也不无道理。我说,咱们陕西人,在某一个方面赚了钱,往往他就膨胀起来,认为他无论搞什么都会成功。比如说他搞房地产赚了钱,他就认为是因为他的能力超强所致。可是真正的原因并不一定是他的能力超强。就以房地产业来说,利润的确较大,但真正依法纳税的话,恐怕你就赚不了那么多了。房地产业首先要交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的税率按增值率的大小,实行的是由30%、40%、50%、60%的超率累进税率。粗糙地说,你的利润越大,税金越多,甚至要把60%的利润上交国家。剩下的利润还要按25%的比例再上交企业所得税。这样下来,你的利润还有多少?可是渭南征收土地增值税时并没有按这个标准征收,而是实行的简易征收,即按销售额的1%来征收,这两种征法税金那可就差远了。而且前几年渭南的地价又很便宜,加上政府旧房改造增加了商品房的购买需求,导致房价大涨,房地产商当然赚的盆满钵满,你是掘到金了,可你千万不要把这个当做自己的本事。隔行如隔山,你就安心地搞你的建筑业、房地产业,至于旅游业、建玻璃栈道、搞网红桥、进行园林景观那还是让专业团队去搞吧。什么都想搞,什么钱都要赚,这是咱们陕西这些暴发户的通病。南方人聪明之处就是一句话:有钱大家赚!现代的社会,已经进入到合作共赢的时代,而陕西人还抱着“零和博弈”的陈腐观念,这恐怕就是陕西的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吧。
好了,饭也吃了,嗑也唠了,撤!
走出景区大门,又看到几个开着小车来桃花源的游客商量着要不要买票进去,听到他们商量的结果就是:“算了,咱都来了几次了,回,不去了。”我这时才想起来,我入园时遇到的去铁炉镇吃油糕的几个人,恐怕也是到了景区门口而改变了主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