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雷东突然离世的电话,迟疑、震惊、悲上心头、泪如泉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周前,还和敏刚一起去探望过雷东,兄弟好久不见,谈笑风生,有说不完的话,有叙不尽的情,持续近两个小时依然恋恋不舍,离别时雷东还赠送我和敏刚各一本新岀版的《壬寅日记》,谁能想到这竟是最后的诀别!
和雷东结识近四十载,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当年初识时在北塘巷雷东三十多平米的寒舍里喝酒聊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雷东媳妇做的丰盛佳肴还记忆犹新,口留余香,雷东赠送的一幅"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行书书法作品还珍藏如宝……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岀版,雷东甚或比我还激动,亲自组织了一场庆贺宴,把自己先喝得酩酊大醉,躺在楼道的水泥地板上抱头翻滚,大喊“不要动我,我的头要爆炸了!”。吓得我陪在他身边一夜不敢离身,还花30块钱租了一床棉被让雷东取暖。
雷茜找的男朋友在河北涿州,订婚要去涿州见亲家,婚宴要在涿州进行,雷东求我说,你是我亲哥,你必须陪兄弟一起去,你有经验,去了兄弟就有主心骨了!
……
四十年来,和雷东兄弟因文结缘交友,发展到情同手足,无话不谈。雷东一生读书五车,著作等身,书画作品无数,是真正的才子,真正的君子,真正的文人雅士,也是我内心非常敬重佩服的师弟。
雷东在大家的心目中,不仅是大才子,还是大孝子,是好丈夫,是好父亲,是可交心的朋友。他所到单位,人缘好、口碑佳,不多言,不多事。他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做事低调,与世无争。他还潜心全力创办了华山画院,对《道德经》研究颇深,开班教学,弟子数百。他的家里或书房常常是高朋满座,清茶一杯谈书画,志趣相投论道法。不知不觉天色暗,道经可餐忘肠饥。大有"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闲情逸致。
雷东 1961年10月生于陕西韩城的司马故里,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雷东1980年6月参加工作,在韩城县桑树坪镇中学任教;1981年8月在原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学习;1983年7月在韩城市学巷小学任教;1984年3月调入韩城市教育局工作;1986年1月调渭南市文化局工作,其间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班学习毕业;1997年6月至2009年3月历任渭南市文化局社文科科长、办公室主任;2009年4月调入渭南市文联,任党组成员、副主席; 2021年10月退休。不幸于2023年10月1日22时41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仅62岁。
62岁,刚过花甲之年,对于一位视书画文学如命的作家画家学者来说,正是事业的巅峰期。雷东虽然著作等身,《壬寅日记》刚岀版,虽然重疾缠身,仍酬志满怀,每日笔耕不辍,《癸卯日记》已过大半,无奈老天不长眼不留情面,不给他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机会!真是遗憾至极!
“秋雨绵绵寒来早,千里之外迎友归。”雷东兄弟,今天,我和养民、敏刚兄弟及雪梅夫妇代表家乡的诸多亲朋好友专程来涿州送兄弟最后一程,也是来迎兄弟的魂灵回归故里。振强、卢萌等众多亲朋好友因特殊情况无法前来,但他们说了,随后一定要组织个专场,和兄弟交流畅谈,追思过往。
来涿州前,曾和市文联主席张力联系过,他很歉意地说,放假来外地,时间紧订不到票,实在赶不过去。他还说我在位时曾是联系宣传口常委的副秘书长,全权代表规格会更高,并及时让文联副调研员、华山文学副主编赵粉绒女士提供了你的生平简介。
市文联原主席郑俊海惊悉雷东不幸离世的噩耗,不禁潸然泪下,痛心疾首:雷东于我兄弟之情,深于血脉,今日心似刀绞,泪如涟漪,回首空荡。突传噩耗贤弟弃尘驾鹤去,痛切伤悲情同手足泪满腮。秋雨绵绵天入寒,忽闻噩耗泪水含,雷东贤弟病离世,让兄昼宵不胜眠。兄弟相识三十载,同室共职堪称贤,秦东留香君走好,南云面北迎魂还。
告别仪式由雷东的好朋友,渭南市人大原副主任张养民同志主持,由我作生平简介并简短追思。虽只有从渭去涿州的5人及雷东的妻子,雷茜及丈夫家的亲戚朋友参加,但程序一点没减,鲜花簇拥,哀乐低沉,气氛庄严肃穆,泣声一片,参加者无不动容。
天上没有痛苦,没有磨难,没有不平,没有仇恨。相信兄弟在天国一定会尽享安乐宁静的生活,一定会继续完成在世间未尽的事业。
顺便一提,十年来三次来涿州,都是雷东兄弟的事。前两次是因喜而来,这一次是因悲而来。是喜是悲,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在这里,真诚的向涿州的亲朋好友道一句,谢谢了!也替雷东向世朗说一句,雷茜就交给你了,希望你们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白头偕老,以告慰我兄弟的在天之灵!
雷东兄弟,家乡随时欢迎您回来!
文章于2023年10月4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