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身先死 提笔挥毫颂英雄---钟丰收
2024年08月21日17:37 来源:渭南文艺网 阅读次数:104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每个人都渴望欣赏到一篇触动心灵的作品,而且是爱不释手、反复阅读的那种。

在我关注的文学作品公众号里,《蒲城文艺》算是我最钟爱的平台之一。2024年8月7号,劳累了一天之后,身心疲惫的我躺在床上,习惯性的点开《蒲城文艺》的动态,一篇由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政策法规研究室原主任纪大海,蒲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任小岗,联袂出品的秦腔现代剧《战神包森》,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浏览过剧情简介后,满身的疲惫悄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震撼与灵魂的悸动,不知不觉融入作品之中而不能自拔。经过多次反复阅读之后,随笔写下这篇随想留下感悟。

序幕是一位日本老人跪倒在战神包森的塑像前忏悔,那是灵魂深处发自肺腑的忏悔,也是全世界人民痛恨战争的体现,更是祈求和平的心声。当我默念着一句句唱词时,忽觉激情斐然,不由自主的大声朗诵起来:


“千里击倭寇,

雄风荡九州。

血耻民族恨,

冀东写风流。

英年报国死,

悲愤志未酬。

战神铭青史,

功勋唱千秋!”


我仿佛听到有板有眼、大气豪迈的秦腔在耳边回响,热血随之沸腾起来,久久不能平静。

第一场《身陷囹圄志弥坚》霸气开场,战神包森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面对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那种大义凛然的形象仿佛已经从文字中跳出,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面前,作者充分利用了秦腔这个古老的剧种独特的气势,烘托出英雄特有性格与意志,展现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


“抗日寇从不害怕刀砍头;

面对你刑讯逼供心不抖,

冷眼看高官厚禄如粪土;

盼只盼出狱拔剑杀倭寇,

为救国甘洒热血写春秋!”


唱词写的字字铿锵,声声豪放,怎不叫人热血沸腾!

第二场《奔赴延安别故乡》,这一场多次触碰到我的泪点,告别母亲让人潸然泪下,闻听父亲病重而不能回家尽孝的那段唱词,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闻父患疾病我头脑昏暗,

他终生劳苦往事又浮现;

他起早贪黑挑起千斤担,

他苦苦撑起包家一片天;

他教我读书习武做硬汉,

他托起了我人生大底盘;

他养儿苦心受尽万般难,

父爱的血脉与儿紧相连;

我多想再和父亲见一面,

也好听父亲把手叙遗言;

我多想看着父亲闭上眼,

也好披麻戴孝送他赴黄泉;

我多想跪父坟前把泪哭干,

也好将未尽孝的愧疚全吐完。”


从作者连续的排比句中,充分体现出主人翁舍小家顾大家,为革命信仰而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将一位革命者的形象与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禁不住想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而点赞。

第三场《鱼水情深播火种》以典型例子描述包森严于律己,治军威严的作风,他让我们充分懂的,中国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兵是人民的子弟兵,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党。作者通过包森为王大爷抬棺送葬的详细描述,将这一幕推向了高潮,感天动地!

“活做百姓的人,死做百姓的鬼。”简短一句话,足以说明一切,他是全中国人民的好儿郎!

第四场《活捉赤本苦肉计》,这一场用典型的事例诠释了战神包森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他横刀立马冲锋陷阵的背后,还有足智多谋的一面。包司令紧紧抓住敌人狂妄自大、邀功心切的弱点,巧施苦肉计,活捉并处决了天皇表弟赤本,给倭寇以精神与肉体双重打击,其中四句唱词将战神包森一片赤子之心鲜活立体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望山河破碎血冲眼,

我满腹怒火如浪翻;

耻笑你赤本不服软;

立马就送你上西天!”


从此,他的形象让敌人闻风丧胆,美誉扬名四海。

第五场《火烧武岛口袋战》,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火烧白草洼,歼灭血债累累不可一世的武岛骑兵队的战争场景,大力挫伤倭寇士气,扬我威武之师美名,也再一次体现出包森足智多谋的战神形象,利用人物对话,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唱词严禁奔放,深挖秦腔魅力,战争场景宏大逼真,看的人热血沸腾,留下意犹未尽之感。

第六场《果河大捷显神威》将上一场的战争场面再次升级,将读者带入炮火连天浴血奋战的场景之中,也再一次体现了包森足智多谋的战神形象,还特意描述了战神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风范。加重了读者对战神的敬佩与爱戴。并揭示了果河大战的真正意义:“这场战争,包森率领的十三团,以700人的兵力和劣势装备,全歼伪治安军第四团,毙俘敌军千余人,严重打击了日寇“以华治华”的政策,创造了全国抗日战争1:30的奇迹。”

第七场《功垂千古赴国难》是全剧终场,也是最揪心的一场,作者以包司令视高官厚禄如粪土开头,为壮士赴国难做了个最好的铺垫。身为战神包森的老乡,我对他的一生也了解很多,但是,当我读到他被敌人罪恶的冷枪击中时,身体还是不由自主的震颤起来,那份遗书渐渐的模糊了我的双眼,以至于第一次、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读剧本时,都看不清结尾那段的字迹,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好多天过去了,心情稍稍平息之后,再次回味《战神包森》的每一个场景,再次阅览每一段唱词,那些战争场面依然鲜活的闪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句句亲切的蒲城方言,犹在耳边回响,我敬佩战神包森光辉闪耀的一生,也敬佩纪大海、任小岗两位作者呕心沥血的作品。前一位是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后两位是颂扬革命史、启发后来人的杰出作家,他们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部秦腔现代革命剧本,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最后,我渴望这部剧能尽早展现在舞台上,让更多人能感受到作者文笔的魅力,秦腔的魅力,战神包森光辉闪耀的魅力!


作者简介:钟丰收,笔名醉夕阳,一位农民写手,蒲城县朗诵协会分秘书长、蒲城县作协会员,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会员;酷爱文学、朗诵、唱歌,用文字抒发情感,用声音串联友谊。

【编辑:渭南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