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秦语话秦魂 ——读《战神包森》剧本有感---姚明君
2024年08月21日17:45 来源:渭南文艺网 阅读次数:171

用秦腔剧本讲好蒲城故事;用英雄人物阐述“将相故里”的革命历史;用纪大海、任小岗先生编剧的《战神包森》演绎家乡的红色文化——正所谓:秦人秦语话秦魂。

秦腔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奇葩,它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承载着广大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是人们互相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它的历史性和现实功能。

《战神包森》剧本能大胆采用传统秦腔的演绎形式来分饰剧情中的各种人物造型,无疑是一种将历史和传承大胆交融掺和的精彩呈现!

用秦腔的呜咽长啸鸣述革命英雄的赤胆忠心与凛然正义,用巧妙的对白凸现人物的性格,剧情跌宕起伏,使得人物心里活动刻画有型,编导几年的呕心沥血跃然剧中,再次加深了我们对家乡人文历史的认知!

包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人,中国共产党员,用短暂的一生铭写了抗日的艰辛,再读剧本,详情更近,把硝烟战争扬洒在剧情里,将今日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印证在旧年的峥嵘岁月里。编著逆锋转笔,利用秦腔唱白形式,抛舍了传统的枪战体裁,迎合了英雄人物北方汉子的粗矿,用秦人秦声锁定了包森的出生之地—将相故里~大美蒲城!让老百姓说话:天塌下之时曾有包森式的擎天之柱!令老一辈引以为豪、让下一代铭记历史之艰辛与荣光!

不忘来时路,不惧未知途!山河无恙,吾辈当自强!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曾热烈地生长过,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此乃这部剧作最为明晰的主题!

期待这部剧本能落地生花、一路向阳,上映银屏,让大美蒲城的人文历史搭坐快车,令世人皆知,让我们的“将相故里”千古名扬,也不枉编著人的倾心呕血付出!


作者简介:姚明君,1973年生人,平面设计师。散文作品在369读书、散文夜读、金微刊、微蒲城等平台有所发表;喜欢书法、摄影、户外运动等。


【编辑:渭南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