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在《延河》《延安文学》《沙苑》、大荔文学平台等媒体上看到过邢根民的作品。大约三五年前,在一次大荔采风时认识了邢根民,形象敦厚的他给人一种踏实可信的感觉。经过接触交流后知道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全国公安文联首批签约作家。作品见于《小说选刊》《延河》《啄木鸟》《当代人》《安徽文学》《厦门文学》《延安文学》《红豆》《参花》等,出版小说集《血祭》《无缝交接》《午夜灵魂》《坚守者》和长篇小说《沙苑人家》。曾获《小说选刊》首届全国小说笔会三等奖、《华文作家》2012年度最佳中篇小说奖、首届浩然文学奖、渭南市第四届第五届杜鹏程文学奖提名奖、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征文(小说)大赛优秀奖。短篇小说《还债》入选《中国公安文学精品库(1949-2019)》短篇小说卷,报告文学《重任在肩》入选“2022年度新时代中国法治文学精选”丛书。
前几天,邢根民和田小勇、李跃峰等人来到西安,随我去拜访贾平凹,邀请平凹先生去大荔采风讲学,相见恨晚,相谈甚欢,一块合影留念外,他还坐在平凹先生宝座上、站在菩提树前单独留影,可见对文坛大家的尊崇。
由上述邢根民发表或出版或获奖的作品看,他主要从事小说创作,近年他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酝酿构思,创作了长篇小说《荒漠绿洲》,可谓大荔人咥了一个大活。这次来西安他送给我该长篇小说的打印稿,希望我看看并推介。与《白鹿原》《秦腔》开头相似甚或媲美的开头吸引得我几乎一口气看完该书稿。该作品围绕农村的发展、变革以及人性的善恶展开,探讨了家庭、爱情、友情、责任等诸多主题。通过描写杨翠英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发展红枣产业的故事,展现了农村的变迁和陕西关中农民的奋斗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美好与丑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该作品从一起强奸案写起。一起冤案,改变了包括受害者、办案者、作案者在内多人的命运轨迹,他们从此背上愧疚与忏悔的精神包袱,在此后的人生历程中,用毕生的努力拯救着自己的灵魂,通过带领和参与家乡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改善乡村生态和经济面貌,完成人性向善的回归。小说以陕西关中东部沙窝窝里一个普通村庄由贫穷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大变迁为历史背景,以农村女性杨翠英的坎坷命运和奋斗历程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忏悔与奋斗的故事,也展示了陕西关中东部农村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穷则思变和全面振兴的新面貌。
该作品具有以下艺术特色。首先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杨翠英的坚强、善良和勇于担当,李明辉的复杂性格,雷正浩的正直,高学军的正义等。这些人物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展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第二,以陕西大荔沙苑地区地理风貌和农村生活为背景,糅合了同朝碗碗腔、沙底秧歌、霸城锣鼓等沙苑文化和黄、渭、洛三河文化,凸显了以黄花菜、红枣、花生为主的沙苑“108”特色产业发展,富有浓郁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展示了沙苑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第三,突出了生态文明的保护、挖掘和发展。该作品既讲述了三代人在黄沙窝窝里植树造林,把荒漠变成绿洲、开发沙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壮举,又喻示着沙苑人的思想灵魂从荒芜到文明的向好转变。
第四,采用了写实与抒情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情节跌宕起伏,细节生动,时间跨度长,富有感染力。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环境、人物情感的描写,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第五,采用了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交织一起的写法,明线写杨翠英的人生路程,暗线写很少露面的雷正浩一直在暗中帮助她,给她精神动力,促成她坚定理想信念,为家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该作品具有主要有如下价值或意义。一是历史价值。该作品反映时代变迁,是一个地区变革发展得秘史。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展现了农村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变迁,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教育事业的发展等。这些描写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农村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关注社会问题。作品通过描写农村的贫困、落后以及存在的问题,如计划生育、土地纠纷、干部腐败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引发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是具有现实意义。该作品对当代农村改革河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借鉴。小说中杨翠英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故事,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它展示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对当前的农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弘扬正能量。作品中展现了杨翠英、高学军等人物的正能量品质,如坚持正义、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等,这些品质对于引导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是具有借鉴价值。该作品紧贴当前中央高度重视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用陕西关中东部沙苑地区一个村庄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党的改革开放50年来陕西农村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也为下一步乡村振兴的实施探明了方向,做出了有益尝试。
总之,该作品是一部乡村振兴中关中农村沧桑巨变的史诗,一部践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长篇小说精品力作,也是方兴未艾的新大众文艺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