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北斗坪
2022年07月05日10:56 来源:渭南文艺网-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


(一)


屏立天地、神奇峻秀的西岳华山,始终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众人去朝拜、探密。

顺着正对华山的那条峪道迤逦南行,当第一批访客走到五六里远的地方时,发现自己已到了峪道的尽头,再也无法前进一步。正前方,华山像一根直上直下的擎天柱,人就站在柱子的根部,根本上不去;扭头向东,东边全是悬崖峭壁,要想上去,比登天还难;移目西看,西边是一面山坡,虽然陡峭,但尚可攀缘。于是,访客们转身向西,希望能够从西坡爬上华山顶巅。

好不容易爬上坡顶,攀登者这才发现坡顶只到“擎天柱”的腰部,距“柱”顶还有一段距离。虽然到不了华山极顶,但这里却是离山顶最近的地方,华山主峰似乎就在眼前。于是,人们便把这里作为遥拜、欣赏华山的地方。随着到访人数的不断增加,坡顶上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陆续出现了房屋、庙宇……后来,秦宫宫女玉姜为躲陪葬秦始皇之劫,流亡到华山,在这里每日朝拜北斗,最终得道成仙,人们便把这里叫做北斗坪。

(二)

北斗坪,我已经去过一次了,但不知怎么地,最近,我又想起了北斗坪,想起那些奇特的经历,想起那些美妙的感受。忍不住对北斗坪的强烈思念,初夏的一个早上,我再一次出发了。

从华山峪内的通仙观右拐,沿着西坡上一条呈“之”字形的狭窄古道攀爬,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就可到达北斗坪。西坡上树木茂盛,头顶林荫遮天蔽日,脚下落叶锦绣斑斓。走在古道上,犹如在铺着地毯的葡萄架下穿行,凉爽而舒服。

就在我们爬得气喘嘘嘘,刚刚萌发“要不要打道回府”的动摇念头时,一个石牌坊出现在眼前。趋步上前,只见石牌坊上写着“总天一门”四个大字。印象中,到了总天一门,就离北斗坪不远了。想到这里,精神大振,顾不得等待还在喘气歇息的伙伴,留下一句“马上到顶啦”的惊呼,我独自前行。

没走几步,一个依路而筑的石头城堡横亘在面前。城堡下有一门洞,门洞上隐约有字迹,细看,原来是“天階”二字。门洞口凉风习习,吹得人通体舒坦,困乏顿消。站在“天階”旁东顾,群仙观、北峰、聚仙台、苍龙岭似扇面展开,美如画图;透过树缝下瞰,千尺幢下石阶如蛇,游人如蚁,青柯坪道院玲珑如匣,奇不可状。

穿过十来米长的“天階”,来到城堡里面,只见一条二三尺宽的土路继续向前延伸,这应该是去北斗坪的主道。主道左边,一条荒芜的台阶通向城堡的顶部。拾阶登上城堡顶,只见残垣断壁间散乱地堆放着许多石条石墩和瓦砾,似乎是什么庙宇的遗址。遗址边上,一条隐隐约约、不注意很难发现的石径伸向一片荒坡中。

按捺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沿着石径向上爬去,想看个究竟。石径陡峭崎岖,加上两边没有铁索护持,攀爬起来十分艰难。正吃力地爬着,忽听身后传来伙伴急切的呼唤声。大概是走到附近不见我人,怕出什么意外,他们忍不住大声呼唤起来。为了不让伙伴担心,带着未知的遗憾,我顺原路匆匆返回城堡下的主道与伙伴会合。

从城堡向前,沿着主道转过一个弯,视野豁然开朗,只见两山环抱之中,一座庙院静卧其间。一条二三十米长、像天梯一样的台阶从高高的庙院门口铺排下来,止于离我们三五步远的地方。满山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一院修竹环绕,幽静深邃。因久不见阳光,这里的泥土多成绿色。

走完台阶,到达庙院门口。推开两扇虚掩的山门,一个二三亩大小的院子呈现在眼前。院子前面,山门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小屋。院子后面,依着山崖,凿有三五个石洞。

若大的院落,只有两间小屋,几间石洞,不免显得空荡寂寥。听说香火鼎盛时,这里庙宇充盈,建筑恢宏。穿过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见了昔日那种“青瓦红墙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祈神颂道之声不绝于耳,烟雾缭绕,山泉叮咚……”的繁华景象。可惜风云聚散,时空变幻,庙宇荒芜,辉煌远去。

山门右手的屋子里有案板、锅灶、橱柜,左手的屋子里有床、被褥、帐篷和洗漱用品。前几年,上海一位画家为画西峰绝壁,曾在北斗坪隐居了一年左右,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他留下的。

院子后面,正对着山门的那个石洞很大,里面可容纳二三百人,据说是华山第一大洞。这个洞里曾供奉紫微大帝塑像,可惜在十年动乱中被毁。记得上一次来时,在这里修行的一个道长说准备重塑紫微大帝金身,计划翌年重阳节举行神像开光仪式。从上一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紫微大帝的神像应该早塑好了。揭开紫微洞的门帘,却发现洞门紧锁。推拉了半天,洞门关得很严实,加上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紫微洞北侧,有一洞上刻“三元洞”,洞口放了一袋山桃核、几个造型奇特的拐杖。上一次来时,那位道长曾在这里煮茶招待我们。如今,人去洞空,找不见道长的踪影,心中不免有些落寞。

三元洞北边,一条若有若无、一尺左右的脚踩印痕伸出院外。沿着这条印痕,我们来到了梁顶上一个二三十平方、像龟背一样的巨石上,这就是传说中玉姜拜北斗成仙的地方——拜斗台。站在拜斗台上,心像被水洗过一样,澄净而舒畅,一种想大喊大叫的感觉油然而生。

站在拜斗台南望,华山西峰绝壁直插云霄,浅雾遮腰,祥瑞庄严。位于西峰后面的东峰和南峰从西峰肩上稍稍露出一点峰头,和西峰构成了一个形象的“山”字。再看,“山”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元宝,在金色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由南向东环视,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赫然出现在眼前!东西南三峰并为虎头,五云峰为虎脊,北峰为虎尾,岭上树木毛草为虎鬃……只见这只老虎正昂首翘尾,似欲仰天长啸。

在拜斗台北边不远处,是一块高高耸起的石头,像是一个跃跃欲试的蟾蜍。听说在“蟾蜍”对面一百多米远处,还有一个像是乌龟的石头,二者好像正在追逐嬉戏。这就是华山著名的“金龟戏玉蟾”景点,景点背后有一个凄婉的传说。王母宫中有一对金童玉女从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一次,在王母宴会群仙期间,二人忍不住眉目传情,被王母看到。恼羞成怒的王母将二人贬下凡尘,化为金龟和玉蟾……

正遐思间,忽觉腹中猫爪子抓一样难受。看看时间,已是下午三时,早过了午饭时间,怪不得饥肠辘辘。本来以为午饭前可以回到峪道,为了减轻负担,上来时将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寄在了峪道那个朋友的经营点,没想到现在人还在山上。

实在忍受不住饥饿的煎熬,我们只好匆匆下山。其实,北斗坪还有卧虎石等好几个景点,还有老子洞等好几个洞子。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一一探访。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虽然觉得神清气爽,身轻如鸿,但好多同伴都摔了跤,有些人甚至摔了二三跤。羊肠古道上厚厚的落叶,看起来绵软柔和,其实特别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把人撂个仰面朝天。

下到峪底,刚一走出树木遮蔽的古道,只觉身上“烘”的一下,从凉爽的秋天马上又回到了闷热的夏天。

(三)

已经回来好几天了,一个疑惑却始终挥之不去: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沦落到了今天这种结局?查阅了有关资料,方才恍然大悟。

虽然暂时没有找到直接登顶华山的路径,但是人们从来没有停止探索。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看到了猴子和山羊在华山峪东坡上活动的影子。受此启发,循着动物的踪迹,人们终于找到了登上华山的道路。从此,北斗坪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慢慢地被遗忘了。作  者:秦永毅


【编辑:渭南文艺网-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