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亮程及著名评论家王春林文学讲座在渭南成功举办
2025年04月14日09:50 来源:渭南文艺网 阅读次数:42

4月3日,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新疆作协主席刘亮程;著名文学评论家,多届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西作协副主席,山西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王春林文学讲座在渭南师范学院成功举办。渭南作协艺术总监王旺山、渭南市作协副主席刘平安、任葆华全程参加。渭南市作协、临渭区作协、高新区作协部分会员参加了讲座。

刘亮程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读者和文学界的广泛认可。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大地上的家乡》,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本巴》等。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等。有多篇文章收入中小学、大学语文课本及教材,作品被翻译成英文、阿拉伯文、韩文、马其顿文等。2013年入驻新疆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创建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及木垒书院。

著名评论家,王春林被誉为“新世纪以来中国长篇小说最勤勉、最敏捷的勘探师和研究者”。他先后出版关于长篇小说评论的著作有《新世纪长篇小说风景》《新世纪长篇小说地图》《新世纪长篇小说观察》《2018年长篇小说论稿》以及大量的收入其他文集中的关于长篇小说的论文或评论。 

上午,王春林教授在渭师院厚德楼31002教室以“茅盾文学奖与当代长篇小说”为题进行专题报告。王春林着重介绍了茅盾文学奖的特点、发展历程与评审机制,并与大家探讨作品获奖原因,强调获奖作品需要具备思想穿透性与艺术创新性的双重特征。

尾声,任葆华强调,本次讲座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精神再思考的学术启示。我们置身于以文学为土壤的学习空间,要更加重视中国文学的时代价值,品读更多经典作品,领会中国文学的精神内核。

作家和大学生们专心地聆听并记录,其独到的观点、专业的讲解,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的赞许。

下午,渭师院演艺厅座无虚席,刘亮程以“一朵花向整个大地开放自己——谈我的自然文学写作”为题,带来一场贯通文学与哲学的艺术盛宴。他以长篇小说《虚土》的经典意象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扎根新疆的乡村生活积淀,系统梳理其从乡土叙事到自然美学的创作嬗变。刘亮程通过“一朵花的开放”这一核心意象,阐释万物共生共存的创作理念,展现中国式自然书写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表达。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行云流水似的讲学风格如四月的春风,吸引着每个听众的心。

尾声,王春林指出,一位优秀作家需要对生活和人类生命有独到发现与深刻理解,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认知。刘亮程对自然的感悟与“万物有灵”的创作理念,融入了对当代社会文明的现代关怀,这在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其作品超越时代与现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互动环节,刘亮程回答了作家和学生们就文学创作中的问题。

在阵阵掌声和赞叹中,讲座圆满结束。

春意盎然的四月天,两位名家莅临渭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学讲座。今后,他们丰厚的学养和文学经验必将激励作家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编辑:渭南文艺网】